“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这个爆款产品面市十年来,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到2016年,已实现全年超百亿元的营业收入。
由于在营销和传播中积累的高端口碑,中国大部分消费者都已经接受了特仑苏“高端、高价”的定位。除了买来自己喝之外,还形成了一定的礼品功能。在逢年过节、看望病人时,很多人都会拎上两箱。
高昂的售价(250ml*12盒约70元),再加上良好的销路,这款成功的产品给蒙牛带来了高额利润。
有人统计,特仑苏大概占据了蒙牛公司全部利润的70%~80%,按照其2015年年利润23.67亿元来算,这款单品的年净利润高达17亿元左右。
在特仑苏庞大利润的驱动之下,中国乳业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产品体系:高端牛奶,伊利迅速推出了“金典”系列产品,三元推出了“极致”;光明则是“优加”,与此同时蒙牛系的现代牧业、圣牧高科也打着高端、有机等旗号迅速崛起。
“高端牛奶”这个特殊的产品品类,在中国市场蓬勃发展,供需两旺。其中不仅有营销成功的原因,也与人们对牛奶需求的变化密不可分。
说高端牛奶是种营销“套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其无所不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很多高利率的饮料、保健品、药品、酒类颇为相似。
广告轰炸,大规模的营销投入,是很多高利润率产品能够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在饮料行业中,从可口可乐到王老吉、加多宝两大凉茶品牌,还有昙花一现的RIO锐欧鸡尾酒等等,都是如此。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每年都要准备大量的营销预算,在世界范围内签下各类明星代言,并在已经有极高知名度的情况下,仍在坚持不懈的进行大规模广告投放。
凉茶产品从广东走红全国之后,长期坚持在各大卫视不断广而告之,成为了综艺节目最大的金主之一,锐欧鸡尾酒也靠着在各类电视节目中不断植入和硬性推广,硬生生的制造出了一个全新的饮料品类。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中外各大饮料企业的经典营销案例层出不穷,可以编写出数百本营销教科书。“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怕上火喝王老吉”、“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每一个成功的营销策划,都是斥资巨大的大手笔,为这些产品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所有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基础之上:产品的利润率足够高,才能支撑如此之大的营销投入。而特仑苏、金典等高端牛奶,也毫无疑问的属于高毛利率产品,这些利润足够支撑其高昂的营销投入。
在2014年,已经有媒体曝出特仑苏牛奶的成本是每公斤4-5元,合每盒(250ml)1元出头,但其终端售价基本在5-6元每盒。
相比原料成本,这个售价中包含了更多的营销成本。陈道明、王菲等明星艺人助阵、各类黄金时间与重大赛事广告,包括大量出现在机场、电影院等场景,甚至是电影《变形金刚》中生硬植入的“舒化milk”等等,这一系列高端奶制品广告,无不是用真金白银堆砌而成。
大量的广告投入,也成功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让更多人接受了“高端牛奶”确实有存在的必要。但当消费者付出比传统产品贵出接近一倍的价格之后,得到的究竟是什么?
在此之前,随着中国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升,乳制品行业发展迅速。数据显示,2008奶牛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消费量达到了11.92千克,但随后出现的毒奶粉事件,令原本欣欣向荣的乳制品行业瞬间跌入谷底。
蒙牛、伊利、光明等知名奶企无不深陷其中,销量下挫,但高端牛奶方面影响相对较小。在2009年添加剂“OMP”风波平息之后,特仑苏的销量从9月起,就开始持续创出历史同期新高,成为蒙牛乳业的利润的主要贡献者。
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经过三聚氰胺风波后,很多人对传统包装牛奶不放心,购买需求转向了高端牛奶。
在消费者看来,之所以购买高端牛奶,不仅意味着食品安全更有保障,也意味着更高的营养成份。蒙牛也乐得在这方面进行大肆宣传,以突出其高价的理所应当。
每百毫升蛋白含量3.3克(后来提升至3.6克)、120毫克“原生”高钙,更加顺滑的口感(脂肪含量更高),乃至于牧场所处的地理区位、土壤情况等等,都成为了特仑苏所标榜“优质”的理由。
相比之下,特仑苏的另外两款重要的竞品,伊利的金典系列牛奶、三元极致牛奶的乳蛋白比例为3.3%,相比特仑苏稍低,但也超过了传统的百利包和利乐砖、利乐枕产品。
这些平价牛奶中每百毫升蛋白质含量基本在3.0%-3.2%之间,钙质含量则在100毫克左右,与高端牛奶产品相比,差距并非十分巨大。
如果将其对比范围进一步扩大至进口产品,那么高端牛奶在营养数据上微弱的领先优势,就立刻化为乌有了。
德国产“欧德堡”蛋白质含量为3.5%,法国产品“荷兰乳牛”蛋白质含量同样是3.5%,另外钙质也达到了每百毫升120毫克;另一款德国产品“好沃得”蛋白质含量为3.4%,钙含量则同样为每百毫升120毫克。
这些在电商平台上大量销售的进口奶,小包装产品(200ml-250ml)在价格上已经与特仑苏、金典持平甚至更低,大包装产品按同等毫升数换算,则全线大幅低于国产高端产品。
单单从产品性价比的角度来说,国产高端牛奶面对进口牛奶和国内常规产品,都并没有很充分的优势,但在密集而强大的营销攻势之下,其销售和利润一直在节节攀升。
在高端牛奶成功的带动下,乳企还在酸奶产品上如法炮制,采用进口乳酸菌的方式,创立出了诸如“莫斯利安”、“开菲尔”、“冰岛酸奶”等高档酸奶品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厚了乳企的利润。
中国的乳制品行业,也由此进入到一个非常微妙的状态:走量的低端、中端产品利润相对较低甚至亏损,而高端奶制品则在营销因素、消费升级和食品安全担忧等因素的合力推动下持续增长。
对于高端牛奶昂贵的售价,蒙牛高管曾经解释,检测费、进店费、物流费都是形成高昂售价的重要原因。但这些费用对于任何级别的牛奶来说,都是必须的。实际上,为了打造高端产品,蒙牛、伊利等乳企付出了高额的营销费用,是其高昂售价最关键的成本因素之一。
然而这些高端产品在营养数据上,与来自欧洲的进口产品不分伯仲,价格却更加昂贵。为了喝到与欧、美、澳市场同等质量的牛奶,国内消费者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价。
可以说,高端牛奶的存在,满足了一部分具备更高消费能力消费者的需求。但从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这更像是一种“过渡产品”,在行业真正发展成熟之前,先为部分有消费能力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产品。
对于更多的消费者来说,想要喝到品质更佳、价格更低的国产牛奶,可能仍然需要很长时间。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数量越来越多的进口牛奶,将很有可能依托于欧洲、澳洲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提供更多优质低价的产品,从而给国产品牌带来巨大的冲击。
如何能够在进口牛奶的冲击之下,早日摆脱“高端牛奶”依赖症,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这可能是蒙牛、伊利们在今后一段时间,需要面对的最大难题。
商家要卖货,内容生产者要吃饭,社交运营者要变现,COSOCO历史性的联姻已是大势所趋,只有系统性的力量才能推动升级的完成,而不只是火一把就死,这是未来十年的消费逻辑。 一、...
逻辑,是文案的基本素养之一,它是文案具有说服力的根源。然而,许多人似乎更习惯以「走心」、「不自嗨」、「神文案」等偏感性的特质作为衡量文案优劣的标尺,或是以「刷屏」...
2017年,中国互联网广告份额将第一次超过广告市场总量的50%,这对数字营销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
过去这一年,有一种声音被反复提及,在微信平台红利期殆尽后涨粉变得困难重重,依靠持续输出原创内容,头部账号可以细水长流般稳步涨粉,但对于长尾端的账号而言,快速涨粉几...
对于互联网运营者来说,软文相当于我们打仗时的枪,是战胜敌人强有力的武器。软文之所以叫做软文,精妙之处就在它将宣传内容和文章有料内容完美结合在一起。 投资小、见效快、...
软文营销,作为企业进军互联网的主要推广方法之一,不停是以受众人群为要害营销目的。这些受众人群的画像,关于我们所做的软文营销推广的结果影响很大。总结如下差别的人群拥...
在软文营销的历程中,不但仅必要质量高、本领的的软文,还必要强而有力的推广本领。一篇好的软文假如没有符合的推广本领,可以说对企业的宣传毫无结果。就像一条鱼放进了沙里...
在软文营销的历程中,不但仅必要质量高、本领的的软文,还必要强而有力的推广本领。一篇好的软文假如没有符合的推广本领,可以说对企业的宣传毫无结果。就像一条鱼放进了沙里...
曾多少时,网络告白照旧网络推广的代名词,引无数企业竞折腰,令媛压进告白里,当时简直也有企业用钱烧出来了行业职位,但更多的企业是烧掉了市场的将来。告白营销的泛滥致使...
软文推广越来越紧张,不但是由于它的本钱低,还由于用户对付风趣又好玩、实用又实用的软性告白需求越来越大。对付企业来说,打造出用户所等待的内容,加强软文推广的熏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