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营销,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不过话说回来,关于“用户视角”这个话题,几个月前我就想专门写一篇文章了,但迟迟无法下手,因为这个话题实在是太大,大到几乎无所不包的地步:

  写文案需要用户视角——不要以为文案把产品的功能都罗列出来,用户就一定会下单。虽然在你看来,这些牛逼的功能沉淀了研发人员的心血,但在用户看来,他可能根本不明白这有什么用;

  做企业需要用户视角——不要以为企业名气大了,就能靠这招牌吃遍天下。茅台再牛逼,也做不出一款成功的“茅台啤酒”。因为在用户看来,茅台并不是一家牛逼的公司,而是一瓶高端的白酒;

  发简历需要用户视角——不要为了图自己方便,就把简历文件命名为“简历”,因为对你的用户(HR)来说,所有的文件都是简历;

  甚至连递水果刀,也需要用户视角——要把刀柄对着对方(用户),而刀刃对着自己...

  而它之所以具有如此广泛的应用范围,是因为:任何一个事物能够长期存在,一定是因为它能满足「其他事物」的需求,而不单单是为了自己。

  你之所以能长期待在一家公司,是因为你能满足客户或其他员工的需求,而不是单纯因为“你想待在这里”;

  而一家公司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是因为它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单纯因为“老板自己想开一家公司”;

  甚至包括月球,它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也是因为它能满足(以地球为主的)其他星球的受力条件,否则早就飞走了...

  另一方面,虽然“用户视角”的适用领域非常广泛,也非常重要,但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却是十分困难。

  这并不是因为“人们不够聪明”,而是因为在数亿年进化的过程中,几乎所有会思考的生物,都会本能的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不这样做,就更容易死亡,也就无法传递这种“无私”的基因了...)

  所以这篇文章,我们就针对一些常见的情况,只讲一种我认为是最有效的、能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用户视角的方法。

  更确切的说,这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态度,甚至是一种价值观——别把自己当回事。

  一般情况下,每当一位营销人接到一个任务,都会不由自主的进入“自我视角”的状态——“这件事非常重要,我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个产品卖出去”。(不然怎么升职加薪?)

  于是,这个产品就会在他的脑中占据相当的位置——就连吃饭睡觉,都一直想着与产品有关的事。(你是不是深有体会?)

  而这就会形成一种“管窥效应”——因过分关注某件事,所以无形中放大了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觉得好像全世界都期待着新产品上市。(PS,这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关心则乱”)

  所以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很多营销人写的文案,都只停留在“产品属性”或“产品特点”等层面,如果拿上文的轿车来说,就是:

  也许吧,但除非他是狂热的汽车爱好者,否则他肯定还有很多其他更重要的事,比如:孩子的教育,家庭的收支,职场的拼搏,父母的身体,个人的形象等等...

  让我们来看看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当时是怎么写那款轿车的文案吧:(没错,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而那款轿车,就是以前英国的奥斯汀轿车)

  “我用驾驶奥斯汀轿车省下的钱,送儿子到格罗顿学校念书”——这是该广告的标题。(注:格罗顿学校是当时全美排名前10的高中)

  你看,奥格威并没有一上来就介绍产品的属性,他并没有说“奥斯汀轿车比其他轿车更省钱”,而是将奥斯汀的这项属性,与用户的其他重要任务进行了绑定。

  要想保证营销的有效性,你最好谦虚一点——要假设全世界没人对你的产品感兴趣。大家都在各忙各的,谁愿意坐下来慢慢欣赏你的产品啊,又不是苹果。

  而你要做的,就是从“用户任务”的角度去看待产品——看看这款产品,能帮助用户完成他们生活中的哪些重要任务。

  不过,这其实也是“自我视角”的产物——这种展示形式,唯一的作用就是让你觉得“这张图很好看”,而跟“包装设计好不好”,并没有太大关系。

  道理很简单:因为对于用户来讲,他没有机会像你一样,在这么合适的背景中去欣赏这个包装。(比如上图的红色背景)

  用户所处的环境是非常嘈杂的,周围充斥着各种信息。而在你产品的周围,也还有很多其他品牌的产品。

  比如超市的货架,或者电商的页面,反正绝对不是一个故意衬托它的环境背景。(除非这个产品只在专卖店售卖,背景环境你自己说了算)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上面那个设计就一定不好,只是说那种表现形式,是有一定“迷惑性”的——它容易让人因为“图片很好看”,就觉得“包装设计很不错”。

  其实还是因为他们都过分关注了产品——在他们的脑海中,只有自己的产品才是主角。

  对于他们来说,这不是产品,而是作品——是应该放在博物馆里,用聚光灯照射着的作品,并且,还会有无数人来观摩——用这种“自嗨精神”去做设计,其实是自欺欺人...

  我个人比较喜欢辩证的去看待问题,所以这个logo,我希望它能同时传递多种信息——如果这样看,它就是一个箭头;如果再这样看,它又是一片叶子;但同时也要保证它是一个字母的形状...

  除非你就是想把自己变成一个品牌(比如网红),或者你就是靠“讲故事”来赢得订单,否则,个人的喜好对品牌的设计,没有任何实际的指导意义。

  作为一个品牌,最怕的事情就是:1000个人看到你的品牌,就会有1000种解读方式——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如何形成有效的沟通与传播?

  这完全是自找麻烦——你不是在经营1个品牌,而是在经营1000个品牌!你真有这么大本事?

  别把自己(的喜好)当回事,要从用户的视角去看问题:对用户来说,一个品牌就对应一个标签,信息一多反而记不住。

  比如我之前一篇文章《品牌命名,你以为是靠翻字典或者拍脑袋?》,说实话,这个标题没什么煽动性,对读者的吸引力也不强。

  而其它转载我的文章的公众号,标题就改的非常诱人——《如何起名,让你的品牌价值百万?》

  虽然它牛皮吹的很大,但不得不说,“让品牌价值百万” 才是真正用户视角的产物——谁不想拥有一个价值百万的品牌呢?而且通过取名就能实现...

  不过,今天这篇文章,既然主题就是“用户视角”,那我就不能再按照自己的性子来办事了,我也要来吹一下牛...

  而后者就不一样了,虽然有些夸张,也不够准确,但它的确能让人感觉:“原来只需要记住7个字,就能拥有用户视角啊!那我要赶紧点开看看了”...

  其实,本文翻来覆去就只讲了一个众人皆知的道理——要想让别人接受你,你就得把对方的利益放在首位,其次再考虑自己。

  就像上文说的“递水果刀”,你要先考虑对方的安全方便——让刀柄对着他;而把不安全和不方便都留给自己——让刀刃对着自己。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奢侈品——海报上除了品牌的名字,其他一句文案都没有——就是想让你看不懂,就是想让你想买也买不到,就是想让你跪在它面前...

  商家要卖货,内容生产者要吃饭,社交运营者要变现,COSOCO历史性的联姻已是大势所趋,只有系统性的力量才能推动升级的完成,而不只是火一把就死,这是未来十年的消费逻辑。 一、...

  逻辑,是文案的基本素养之一,它是文案具有说服力的根源。然而,许多人似乎更习惯以「走心」、「不自嗨」、「神文案」等偏感性的特质作为衡量文案优劣的标尺,或是以「刷屏」...

  2017年,中国互联网广告份额将第一次超过广告市场总量的50%,这对数字营销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

  过去这一年,有一种声音被反复提及,在微信平台红利期殆尽后涨粉变得困难重重,依靠持续输出原创内容,头部账号可以细水长流般稳步涨粉,但对于长尾端的账号而言,快速涨粉几...

  对于互联网运营者来说,软文相当于我们打仗时的枪,是战胜敌人强有力的武器。软文之所以叫做软文,精妙之处就在它将宣传内容和文章有料内容完美结合在一起。 投资小、见效快、...

  网络营销对付企业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生疏的话题,实在我们企业许多都已经踏入了网络营销的行列,好比你通过微信、通过自媒体等举行的宣传,这些就是网络营销中的一种。固然已...

  软文营销,一提到这个词,许多人的反响大概是如许的没什么作用,根本上是自嗨; 说是能带来用户、能得到高点击量、能直接转换成客户、能得到经济效益假的! 但也有好些人,听...

  如今的传统企业有没有不涉及网络营销的?肯定有,但假如问他们的卖力人,将来会不会做网络营销?肯定照旧答复:会!肯定会! 网络是最强盛的营销东西之一,它的功效包罗渠道、...

  软文营销,一提到这个词,许多人的反响大概是如许的没什么作用,根本上是自嗨; 说是能带来用户、能得到高点击量、能直接转换成客户、能得到经济效益假的! 但也有好些人,听...

  1.方便和易于维护的网站内容治理体系 企业网站建立履历过了HTML纯静态页面,动态的ASP页面,前一个有利于优化,但倒霉于维护,后一个利于维护,但倒霉于优化。如今必要可以 安丘...

上一篇:如何把不满意的一般人转化为粉丝?
下一篇:「阿瓦提网站建设」全新升级,数赢云构建指数增长的新营销体系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