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经济学里有个很著名的边际效应,大意是消费者从某物品连续增加投入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比如说,对于一个需要4个馒头才能吃饱的人来讲,吃第1个馒头可以使他直接缓解饥饿感,其边际效用是最大的;
吃第2个、第3个馒头的边际效用依次递减;到吃第4个馒头时,几乎是可吃可不吃的了,故边际效用最小了;等吃到第5个时,馒头就有可能产生负效用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的餐饮品牌,宁愿把餐盘加多加重也不愿将饭菜加多。〔实际上多加点饭菜成本也不会多多少)
你放心,老板们不是心疼这个成术,他们更关心你吃完后对餐馆的印象。要是动不动就吃饱甚至吃撑,边际效用为负了,你觉得不好吃了,那就玩完了。
都没出过国门,取个英文名就国际化了?像微信就有国际版,也有国内版,我也没看到它国内版用英文名啊。
其实人是一个矛盾体,这种焦虑感绝大多数都来自于这么一件事:身体喜欢随大流,意识又渴望不平凡。
如果你写出的一段文案,需要用另一句话去解释,那你直接用后面那句话吧。能一句话说清楚的就不要用几句话。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若一个解释不是最终解释,一个解释没有另一个解释就悬在半空,它怎么解释?”
一个小建议:每次看完,关上文章,一段话总结出其精华来,如果总结不出那就再看一篇,还不行,再继续……
来当兵吧!当兵其实并不可怕。因为入伍后无非有两种可能,有战争或者没有战争,没有战争有啥好怕的?
8、消费者花钱买你的产品,很多时候买的是"感觉"。他觉得这个产品好有时比事实好不好更重要。
9、玩别人玩得贼溜而你一窍不通的游戏,注定会一败涂地。别想着我干啥都要超过别人,只要肯坚持肯定能玩过别人。拜托,这是鸡汤。
10、不管是对于企业营销还是自媒体的运营,如果说策略是满足用户需求,那还不如说是持续增长用户对你的需求.
11、以前的牙膏被发明出来功能就是净化口气清洁口腔牙齿,但是当时是没有味道的,所以也没有人重视,因为感觉刷与不刷没啥区别,人们感觉不到什么。
然后有人就往牙膏里添加了薄荷,有了味道之后,人们从心里上感觉到刷牙后,自己的牙齿和口腔确实清洁了(其实都一样)。 接着,牙膏成了生活必需品。
领导和老板不是傻子,如果有一个可行的big idea,一个优秀的提案,一个回报率超高的方案在眼前,他们也会心动。
13、营销的本质是创造客户价值,营销的本质是连接,营销的本质是管理,营销的本质是人,营销的本质是互动,营销的本质是建立信任……
所以决策难度低的快消品往往会大量铺货,这会直接决定他的销量。因为,人们记住了你,就基本等于选择了你。
所以对于选择题一般我们都是必做的。而机智的商家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总是会巧妙的给你一个"经过加工"的选择题,然后你也就顺理成章的选了。
16、我们每天工作的时候都需要上网查找各种资料,这个时候千万要注意了,时刻提醒自己你打开这个网页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KTV,唱歌便宜甚至免费,酒水小吃则很贵。而唱歌不点酒水和小吃又好无趣,因此放在一起酒水小吃就成为利润点。
20、不管每天有多忙,时间安排有多满,也要尽量找一点时间出来写作或做笔记,2 3百字也没问题。
这不只是针对写作的人,而是面向所有人,因为这是一个总结以及自我提升的过程,且让自己保持持续的输出状态。
所以说,这个我们预判的“迟来的奖金”往往比眼前的利益更值钱,直接会影响我们决策。在做营销和运营时可以好好利用。
22、那些一夜爆红,零成本刷屏的东西,之所以那么多大众媒体都还在报道,之所以自媒体们也津津乐道.
23、这样的我一说一堆,比如“我爱你,但你不爱我”“我爱你,你却爱她”“有的人吃饭是为了活着,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要么战胜懒惰,要么被懒惰干掉”
24、不管是做什么样的设计,平面设计也好、家装设计也好、电商设计也好,或者产品设计,都绝不仅仅是专业层面的事,还包含着用户体验设计。
我记得设计大师原研哉在他的《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提到过一个例子,这么说的: 如果要设计一个放伞的架子,其实你不需要额外设计,你只需要在墙边水泥地上开一道沟,然后把伞尖放在沟上,伞靠在墙上,这就解决了。
大师说话真是厉害,不显山不漏水让人醍醐灌顶。一个好的设计,可能不是用户一看就说:哇,好漂亮!我觉得应该是:恩,就是它了。
所以,对自己的领导,对老板,对比自己牛的人,多观察。看看他们遇事是怎么思考、怎么表达、怎么安排的。不是模仿,而是超越前的准备。
可能你看到一个成功案例,连连称好;又看到一个,惊叹其创意;再看到一个,又拍案叫绝。我们可以参考的确实挺多。
所以多思考一下失败案例,他们也有高级的营销策略、也有让人惊叹的创意,也有强大的背景,可为什么还是失败了?这是重点。
商家要卖货,内容生产者要吃饭,社交运营者要变现,COSOCO历史性的联姻已是大势所趋,只有系统性的力量才能推动升级的完成,而不只是火一把就死,这是未来十年的消费逻辑。 一、...
逻辑,是文案的基本素养之一,它是文案具有说服力的根源。然而,许多人似乎更习惯以「走心」、「不自嗨」、「神文案」等偏感性的特质作为衡量文案优劣的标尺,或是以「刷屏」...
2017年,中国互联网广告份额将第一次超过广告市场总量的50%,这对数字营销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
过去这一年,有一种声音被反复提及,在微信平台红利期殆尽后涨粉变得困难重重,依靠持续输出原创内容,头部账号可以细水长流般稳步涨粉,但对于长尾端的账号而言,快速涨粉几...
对于互联网运营者来说,软文相当于我们打仗时的枪,是战胜敌人强有力的武器。软文之所以叫做软文,精妙之处就在它将宣传内容和文章有料内容完美结合在一起。 投资小、见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