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枪了没有!聊聊移动应用界面设计7宗罪

  舒舟:本文是移动原型工具Proto.io的设计团队8月份在自家博客上发表的一篇“软文”,通过与移动设计界大牛们的对话,帮助大家了解在进行移动设计时应该特别注意的禁忌,大家可以回顾一下自己团队的应用正在触犯哪些禁忌,读完本文,相信你能找到优化自家移动应用设计的方向。

  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这完全取决于规则本身。在移动应用界面设计(后续简称:移动设计)的世界里,大家对美学、手势和动效的看法略有不同。有时一个简单的功能性应用比华丽的应用带来的效果更好,而有时候却恰恰相反。

  不过,有些基本规则是人们不愿意去打破的。如果你的移动设计使得用户无法顺利触达关键功能,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假使你的文字字号过小导致没人能顺利完成阅读,那么你得回炉重做。浅色背景搭配白色文字?重来吧。

  我们试图了解优秀的设计师们心目当中移动设计的7宗罪是什么。经过垂询三组设计专家,我们得到了三个略有区别的结果,看看你是否能从其中找到一致的地方呢。

  Alyssa Burke与Macy Nguyen是AKTA(一个数字体验咨询公司)的设计师,俩人都曾为财富500强的公司以及迅速增长的创业公司效力,参与过原生移动设计项目,为某些机构的顶级项目贡献设计输出。以下是他们认为无法接受的移动设计7宗罪:

  目标用户的个人档案(年龄、生活习惯、技术潜能等)与他们的物理环境(室内室外,在线离线,早晨晚上等)会影响许多设计决策。移动设计师应该在迭代流程中 充分考虑上下文因素,以降低可用性不足的风险。即使拥有平滑的过渡转场、光滑的按钮和美丽的字体,一些应用也会因为整体界面设计不符合特定用户场景(深色 界面用于户外场景:糟糕的移动设计)而失去成名机会。

  设计和开发数字产品是一项需要团队协作的工作。即使有项目成员(开发、新人、极客、狂热者、朋友、陌生人、你的哥们儿和设计师潮人)对具体项目内容完全不 了解,将设计工作及早并及时推广到整个项目周期中的不同角色之间也是非常关键的。我们需要让他们了解到必要的上下文信息,并持续保持相关信息互通。与其在 发布后修复问题,不如在项目进程早期预留调整空间。

  程序员和工程师(以及偶尔酗酒的码农)不仅是你的同伴,而且是技术先导。他们除了知道哪些能够在现实中奏效之外,还能够如你设想的那般确保你的想法得到完 美落地。有些移动设计在技术上行不通,有些或许可行,但这些都需要很多努力或时间在项目中验证。如果不问你或许永远无法确定能否做到。在项目交付时,开发 人员会把你的设计成果实现出来,此刻,他们可能很欣赏你,也可能很讨厌你。

  随着物联网逐步成熟,数字界面在人们与周围真实世界的互动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界面设计的这一部分需要被设计师更加慎重的对待。人类拥有与生而来的本 能,从所处环境的变化中得到不同的感知与反应。使用合理的界面动效是一种呈现优先级和重要内容的有效方式。在某些情形下的恰当运用,甚至能够引发用户的愉 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了解下迪斯尼动画的12项基本法则。

  比起纸质内容,人们在手机屏幕上进行阅读的精确度和深入度略有不足。正如移动设计拇指触控规则所定义,数字界面的字号最少应该两倍于印刷字号。不同情形适 用不同的字体和设置,尤其当用户试图在移动设备上完成多类任务时。为了避免字号太小,还需要优先考虑按钮形状、图片及交互等界面元素对整体体验有何影响。

  许多移动设计师仍然对用户手指大小不同的现状缺乏重视。一旦涉及行动或者任务导向的触控目标,尽可能的使它简单而且容易点击。为老人设计时要考虑触控时的 抖动因素,同样为儿童设计时需要考虑点击的不准确性。建议为图形资源周围增加留白区域,以便本质上提升触控面积,帮助提升完成任务的速度。

  在Android和iOS平台上统一一套设计方案有一定局限性,也容易对全局体验目标带来副作用。两个平台上有各自用户熟悉的设计模式,设计师不应该只熟悉规范,而应该探索在两个平台上流行的应用。

  我们同Moblico Solutions(一家提供移动关系管理方案的企业,其目标是协助品牌“打造更多有意义的移动瞬间”)的一些员工进行了交流,他们不仅为诸多行业客户提 供了“如何让他们的移动应用体验更棒”的建议,而且掌握移动设计方面的窍门。以下是他们认为移动设计的7忌:

  当用户收到“磁盘空间不够”的提示时,会马上遍历手机上已经安装的应用并开始选择删除的对象。如果一个移动应用体积很大,占用了过多的容量却并未提供等同的价值会怎么样?后会有期,用户肯定拿你开刀。记得保持应用在体积上足够轻量,这样至少用户不会轻易把你删掉。

  回想下,有多少次我们兴冲冲的下载一个应用并准备开始使用时,一个对话框立马跳出来扫了兴?我不关心这个对话框描述什么内容,只想马上关掉它并继续使用应用功能。它是啥?好吧,菜鸟应用!

  实际上,这条或许应该排为第一禁忌,很难让人忍受。你能对用户所做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在他们下载你的应用后告诉他们必须付费才能使用。烂,烂,烂,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赶紧删之。

  如果这样,还需要移动应用干嘛呢?要说有一件事情可以毁掉一个移动开发者,那就是把网页的体验缩小到移动端并且称之为移动应用。移动应用应该有其具体优势,只提供缩水的网页体验远不能满足用户期望。

  当你在滚动浏览移动站点时,只是手指不小心长按了某张图片就触发了浏览器广告,这难道不是让人烦躁的事情?偏偏还提供极小的关闭按钮,谁能点得到?想要点击简直跟赌博一样。尝试点击关闭的时候还总是因为手指触控面积较大误触了广告,真是要了命!

  没错,现在你的应用出现在数百万人的手机屏幕上,它有巨大的影响力。不过,在推送之前请三思,扪心自问:推送是否与用户相关?用户是否真的需要它?当然,你可以在你的移动店铺每次上新时都推送一下,但真的至于么?影响力越大,责任也越大,慎重使用消息推送吧。

  当移动开发者认同并尊重用户不愿意重复劳动的想法时,最好的体验才可能产生。没人愿意为你的应用重新登录一次。我们得接受单点登录的现行趋势,Facebook在这点上非常成功,继续加油吧。

  Andres Max是数字创新机构Ideaware(致力于帮助创业团队和财富500强的公司打造有竞争力的移动应用)的创始人。在创建Ideaware之前,Max 是Mashable设计团队的 负责人。经历过为众多行业巨头设计移动产品之后,Max对移动设计7宗罪有自己深刻的见解:

  看在上帝的份上,当用户在你的应用中进行点击后请给予及时的反馈吧,否则用户会以为你的应用挂了,并且马上退出。

  请停止把按钮和输入框做的太小,这不是网页。我的手指需要轻松触及行动按钮,而不是要进行精确到像素级的点击。

  想让用户可以快速熟悉你的应用?那就不要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组织导航。Apple的人机交互规范和Google的设计指南就是最好的参照标准。导航设计方面别引入争议,从而给潜在用户一个卸载应用的理由。

  移动应用需要很多留白空间,把各种视觉元素进行区分,按钮得加大处理,所有一切都依靠留白来提供视觉缓冲。移动端首屏的概念没有网页那么夸张,所以切忌把所有东西都塞到首屏当中。

  为了上帝,请不要每天推送20条消息给用户了。用户在收到几条推送后,就会深深的感觉到想要卸载应用的那股冲动。

  尽管不同设计师心目中的7宗罪不尽相同,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不少相似点和共识。最重要的两条是:1、除非确有必要,避免推送消息;2、通过使用符合习惯与直觉的导航,以及提供其当尺寸的视觉元素,让你的移动设计具备可用性。

  网站在前期的时候都是很难上排名的吗,那么是因为你的网站基础优化都没做好,怎么可能会有排名呢,首页说到了基础的优化那就要从根本的地方说起。前期就是先把网站的设计和网...

  随着情人节的结束,2月份的设计圈干货大合集悄然更新。新的工具新的资源,依然是以往的分量,依然是相同的味道。和过去的合集相似,免费的素材、工具、服务占据了列表中9成的...

  每个网站都是由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页面构成的,当用户打开错误链接的时候,网站的404页面就派上用场了。一个可靠的404页面在告知用户他们走错地方的同时,还应当引导用户继续浏...

  今天来给大家讲讲如何用Axure实现上下滚动效果。 如何实现上下滚动效果: 让内容在显示区域滚动; 内容面板没有接触到顶部时,让内容面板移动至顶部; 内容面板接触到顶部,没有接...

  你还在加班为每一个小功能的实现自己“码码码”吗?今天想早点下班的你,快来看看我最新发现的工具包吧!有了他们,这些功能你只需要直接用,或者用一点时间把他们优化的比作者创造时更...

  响应式网页是一种对于设计的全新思维模式,响应是双方的,是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要考虑设备的性能、Dom节点数量、屏幕的大小等。 1、如何理解响应式设计(RWD) 响应...

  如果要深究近期网页设计趋势的变化,这些变化更多是关于用户模式,色彩和排版设计的。但是不论是其中哪种,都牵涉到一些微妙的设计技巧和复杂的影响因素,将它们纳入6月的设计...

  本文将表述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作为体验或界面设计师,如何得知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动效来提升可用性? 过去的5年中,我通过自己的工作坊和课程,在四十多个国家,为几百个顶...

  使用下拉菜单的形式似乎已是司空见惯:它不占用太多空间的界面,它自动验证输入,所有浏览器和平台都支持它,实现下拉菜单非常的方便且容易,用户都觉得它使用起来很好。 与此...

  在设计网页之前,最重要的是搞清楚这次设计的目的是什么。网页的设计,绝不只是为了好看。如果只是为了好看,可以直接上高清大图。网页的设计,也绝不只是一味的模仿,别人的...

上一篇:C2C模式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下一篇:企业网站建设采用静态网页形式有助于搜索引擎索引信息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