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当做目标用户,去揣摩用户的心思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真正走到用户当中去,了解用户的情况。目标用户是什么样的?他们在使用产品时一般都处在什么情境下?他们要完成什么任务?期待达到什么效果?对竞品是怎么看的?……
我们经常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原来这个功能还能这么用;原来这个按钮看上去很明显,但是用户就是找不到;原来用户是这么理解这个功能的,和当初的设想完全不一样……
很多优秀的演员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知道自己扮演什么角色后,都会去一线体验角色生活。比如演农民,就去农村体验生活;演外企白领,就去外企体验他们的工作环境;要说四川话,就跑去四川,一点一滴学习四川话。总之扮演什么角色,就想方设法去体验这个角色的生活,捕捉角色的神韵。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也一样,跟目标用户打成一片,融入这个角色中,才能深刻体会到用户的本质需求。
有的产品经理和设计师还会把目标用户的特征抽象成具体的人物、制作成卡片,贴在自自己的办公桌上,时刻提醒自己,这才是我的目标用户,我做需求、设计决策时要围绕他来考虑。他的使用场景、使用目标是什么?我们希望他如何使用我们的产品,以实现我们的商业价值?如图5-13所示,这是一个虚拟的目标用户形象。
了解目标用户有很多种方法,有条件的话可以请用户研究员做专业的"用户调研",即通过问卷、访谈、焦点小组等方法来研究用户;如果没条件的话,可以寻找身边符合条件的目标用户,观察他们的使用行为,询问他们的使用感受、痛点及期望等。
相比简单的头脑风暴,这种方式可以更科学、更真实地得到真正的网站设计用户需求,进而帮助决策相应的产品需求。但使用这种方法并不那么容易,对产品经理和设计师都有更高的专业要求,否则很容易得到错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