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交。常见的社交类产品包括: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微信、提供知识社交平台的
身为设计师的我们,在做社交类产品分析时,习惯性分析它们的产品策略、功能框架、视觉语言,等方面。
因为自然的选择,让习惯群居的人类生存下来。反过来说,人类没有能力在自然界独居(相对老虎这类独居动物)。
映射到现在的生活中,我们时不时打开微信看有没有人联系自己,我们喜欢加入一些圈子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我们希望认识/渴望了解一些陌生人,等等的行为,都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孤独感。
比如:一只被抛弃的猴子,脱离了群体之后,它有更大的可能会死于非命,会遭到别的动物攻击。而得到认可的猴子才能在部落里更好的生存,找到配偶,繁衍后代。
熟人社交产品,基本围绕着三种场景:跟某某某聊会儿(消息);找到某某某(通讯录);好无聊啊,大家都在干嘛啊(朋友圈/q空间)。因此,微信和QQ底Tab的核心功能就是这些。
那么它如何帮助用户从中获得认可呢?获得认可其实就是:a.增加获得认可的机会;b.降低获得认可的门槛。
当我们用微信发朋友圈时,更引导用户发图片/视频,而不是编辑成本过高的文字(鼓励你发动态,增加获得认可的机会);而且在Feed流里,对动态的“点赞”优先于“评论”展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肯定,降低获得认可的门槛)。
产品还会利用人们渴望得到认可的心理,增加付费功能。比如:QQ登录时长的等级展示,开通会员后名字加红制定特权,以及开通黄钻展示更多访客。满足人们渴望得到认可的虚荣心。
以上是熟人社交产品,它们的特点是:信任和强关系,而且迁移成本高。所以市面上熟人社交产品做起来的寥寥无几。
陌生人社交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解决信任的问题。市面上有很多产品,基于:a.兴趣爱好;b.地理位置;c.短视频/直播; d.婚恋,等等的方式,进行互动。
由于陌生人社交要解决信任问题,而拥有共同的爱好、观点、价值观,是建立信任的基础。目前有很多产品此入手,例如:豆瓣、same、贴吧、知乎、微博等等...
它们都是以话题或兴趣小组为主,让陌生人加入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圈子后,渐渐的建立关系链,高效的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知乎,在问题的左下角展示多少人关注。其实是告诉用户,只要你愿意回复,我们已经有9w多人在等待你的回答!(降低用户获得认可的门槛)。
人们(夜深人静孤独的小屌丝们),对附近的,经常擦肩而过的人产生好奇,他们来自哪里,平时是什么样,有什么故事。而这些产品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能看到身边人群的另一面。
陌生人社交产品里,男生们都更愿意跟女神说话(解决孤独感),而女神来的目的,大多数是放张照片来测试下自己的魅力值(渴望得到认可),压根不回、不约。那么长期这样男生就会有挫败感,匹配的效率也会变低。
大部分男生都不太会撩,上来就是:“约么”,“你好啊”,“在干嘛”。女生开口是:“不约”、“滚”、“没兴趣”。因此,目前很多类似产品,会找一些游戏环节来进行破冰。
它成为了一个娱乐的聚合,你可以纯聊天,还可以看看直播,美女看腻了你还能玩儿会桌游,桌游伤脑筋,那么你可以去参加派对,一条龙服务,总有一款适合你(围笑)。
加入这些互动的场景,解决破冰环节,帮助广大屌丝们撩妹的时候不再尬聊,同时还会提升产品的使用时长。
随着带宽环境的改善,用户不断的在寻求除了图文和语音以外的,更刺激更有趣的玩儿法。比如:Monkey。
打开APP后他会给你自动匹配和你同时在线的世界各地的用户,而你们双方只能看到彼此的年龄,性别和国籍,并且选择是否聊天。
接受视频后,对方就会出现在画面里。对,没有一丝丝防备,没有一丝顾虑,真的是活生生的一个人,就出现在你的眼前。(刺!不!激!惊!不!惊!险!)
2.为用户提供排他性的点对点同步交流场景,这种方式解决了之前说的男女不匹配的问题,因为用户必须1对1的互动,因此,使他们更加投入和关注与当下的聊天。
比如:我在试用这个产品,第一次点击屏幕上的“接受”后,一个黑人的大脸占满我整个屏幕时,给我这个90后阿姨吓得手机砸到桌子上,你们脑补一下。我只能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好奔放;
国内也有类似的产品,叫Tiki。它们加入一些萌萌哒的滤镜,这样做有利于获得对方的认可,同时提升匹配的成功率。
视频社交类APP,除了即时陌生人视频,还有一种形式,录好了发出去。对方也只能以视频的方式回复你,或者直接打赏回复。比如:哈喽。
婚恋社交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信息的真实性和匹配率较高。因为来这种平台上的用户,基本都有自己明确的求偶需求,所以对用户的注册信息要求门槛绘比较高。比如:贵圈。
可以看出,信息里会包含很多现实条件,比如:身高,年龄,收入,等等(增加获得认可的机会)... 同时必须提供本人的身份证。
这里指的是和微信的差异化。微信这种巨头,社交产品很难被绕开,像前几年对标微信的“来往”,投入那么大的成本,还是没成功。
其实聪明的做法就是:微信做熟人关系,陌陌,做陌生人社交;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钉钉,是一种工作方式;微信只能是简短文字和固定图片数量分享,美篇,做长篇图文混排分享。
从近两年火爆全球的阅后即焚的Snapchat,到惊险刺激的即时一对一直播Monkey,再到最近比较火的引领新玩法的视频社交产品抖音(虽然抄的是Musical.ly,但还算挺成功),都有个明显的共同点,核心用户群很年轻。因为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最强,荷尔蒙最旺盛,内心最躁动,最容易产生与陌生人社交的冲动。
总的来说,社交类产品都在解决用户的孤独感,和满足用户渴望获得认可的需求。而不同的产品形态(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又有着很多交集。
从产品层面:熟人社交类产品(微信、qq)会想尝试拉拢陌生人在自己平台认识,因此有了摇一摇,附近的人;陌生人社交(陌陌、探探、知乎)也在想近办法把已有的关系链沉淀下来,制造各种玩法。说白了,大家其实都在争夺用户的时间。
从用户层面:孤独的人们会在陌生人社交中满足了猎奇心理,又会回到熟人社交,厌烦了熟悉的圈子,又想去陌生人社交中,寻找新的价值。所以,社交产品玩儿的就是人性吧。
网站在前期的时候都是很难上排名的吗,那么是因为你的网站基础优化都没做好,怎么可能会有排名呢,首页说到了基础的优化那就要从根本的地方说起。前期就是先把网站的设计和网...
随着情人节的结束,2月份的设计圈干货大合集悄然更新。新的工具新的资源,依然是以往的分量,依然是相同的味道。和过去的合集相似,免费的素材、工具、服务占据了列表中9成的...
每个网站都是由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页面构成的,当用户打开错误链接的时候,网站的404页面就派上用场了。一个可靠的404页面在告知用户他们走错地方的同时,还应当引导用户继续浏...
今天来给大家讲讲如何用Axure实现上下滚动效果。 如何实现上下滚动效果: 让内容在显示区域滚动; 内容面板没有接触到顶部时,让内容面板移动至顶部; 内容面板接触到顶部,没有接...
你还在加班为每一个小功能的实现自己“码码码”吗?今天想早点下班的你,快来看看我最新发现的工具包吧!有了他们,这些功能你只需要直接用,或者用一点时间把他们优化的比作者创造时更...
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新闻聚合产品?文章介绍了制作极简的新闻聚合产品的7步骤,好奇的你和我一起来看看。 你知道在三四线的县城,用户在哪里看新闻么?不是在今日头条里,而是...
@DesignerSeany :今天我将从大家经常用到的百度外卖(iOS v4.4.1)说开去,阐述我自己分析一款App时运用的思维逻辑和过程,当然我说的不一定对,希望能给新手朋友们一些思路。 信息架构梳...
本文以微信首页为例,用三个维度系统地解析一个产品的交互设计的方方面面。 首先我们来做个互动,请各位看官打开自己的微信,然后看到你的微信首页: 然后仔细观察看到了什么...
下篇现在才更新,最后一篇我们聊聊容错性设计方法的应用关键。 1、用户使用场景模拟 用户使用场景模拟是传统的用例分析方法,可以分析用户可能会用到的功能以及产品使用流程,...
大家都说后台产品难做、要求高,这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个原因会超出我们的认知,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后台产品 后台产品也被我们称为后台管理系统、内部管理系统。简单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