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地说,有点击没对话80%都由于落地页不给力,因为着陆页负责承载流量;而移动端着陆页的重要性就占据80%(除个别传统行业),因为这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那也许此时有人会说:小编啊,我知道我的着陆页有问题,可我们这没有专业的美工,而我又不懂设计。
所以,如此有才华的小编今天就向大家分享几招。本文将注意以手机端为例,从手机属性和用户习惯两方面来分析下着陆页的设计技巧,都拿小本本记好了啊。
说起手机属性,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轻、薄、小。而在着陆页设计中,小为重点,重要性为100%。一般情况下,手机尺寸大则6寸,小则3.5寸,一只手便可拿住。所以,我们在设计时要注意设备的尺寸,以此来确定图片的大小,避免规格不同,造成图片展示不完整等。
目前情况下,大多数手机满屏尺寸为720*1280像素,即9:12的构图比例。建议设计时尺寸为:宽度720px,高度1000px。
外形也隶属于手机属性的一类。而手机与PC端最大的区别便是一个横向显示、一个纵向显示。所以,在设计时,要注意着陆页设计的形式,注意其构图思维。
手机形状小而长,日常浏览信息时,我们也会倾向于由上往下。所以,我们要尽量上下分栏,而避免左右分栏。
当我们的眼前是一张白纸,我们的目光会聚焦在整张纸上;若纸上有一个小圆点,我们的目光就会被聚焦。
而一屏一主题,一方面可以内容一目了然,用户只需浏览一遍便可记住,另一方面减少了信息与信息间的互相干扰。
一方面可使内容信息表达地更有层次感,另一方面可大幅度降低用户接收信息的难度,提高信息沟通的效率。
在面对竖的长方形屏幕时,为了画面整体平衡,将设计主体居中,会让用户的注意力往中间的形状聚焦。这几乎是天生和谐的排版设计手法。
“燥”可以说是大部分人的关键词。在海量信息的诱惑下,匆促时间的逼迫下,快时代的发展下,用户极少有耐心去认真看某些东西。
由于用户会进行挑读,所以我们要擅用对比,让文字有一个层次感,让用户看到我们想让他看到的东西。
跳读形成的一种现象便是滑动速度快。且在大屏手机的加持下(只是手指上下滑动即可),更是造就了这种现象的发生。
第一,色彩不用太复杂,减少对眼睛的刺激,客观上延长了用户的耐心,也就是延长了对本屏信息的阅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