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底,蚂蚁财富联合16家基金公司,推出了一组“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的扎心海报文案。
甚至联合基金公司的部分市场人士都出来吐槽:“此前在做宣传沟通的时候,蚂蚁就表现得很高傲,他们觉得互联网宣传是他们的强项。”
一个男人在结婚之前,跟未婚妻说:“在结婚前,我有必要跟你说实话了。实际上我家庭条件并不好,我叔叔是小偷,我姐姐是妓女,我有个堂兄是杀人犯,我爸爸还因为家暴被起诉过……”
未婚夫犹豫了半天,咽了口吐沫后说:“其实……其实,我还有个弟弟是做广告的。”
上周,我总结了五个因素,它们分别是: 心理抗拒、人生观相驳、价值观相驳、世界观相驳、信息阻碍。(这里不再赘述)
接着,我对这五个因素仔细分析,发现并优化出了6个解决方式,用这6个方式来降低用户反感,它们分别是:
先来聊聊“心理抗拒”,布林在心理学上提出,人们相信对自己的自由(包括思想)拥有控制权,当这种控制权受到限制时,人们往往会做出对抗。
人们做出这种对抗的强烈程度,取决于用于他们的认知高低。认知越低,越容易接受;认知越高,对抗程度越强烈。
脑白金产品1997年推出,持续砸钱硬广TVC ,那支广告家喻户晓,“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2005年左右,各位中老年人的知能力提高了,光砸“脑白金”“年轻态”不行。下定决心,跑去村镇拉横幅、做活动推广、现场体验、与终端店铺合作、与药师合作……
脑白金命令,缩减央视上的TVC投入,开个天猫旗舰店,并在“宝贝详情”里贴出数组权威认证截图(第三方说服)。
到2015年,医学界、公共媒体广泛质疑,脑白金的功效存在过度宣传,坚持吃或将败坏身体。(近期在舆论浪尖的“莎普爱思,滴滴滴”也被如此质疑)
“脑白金业务离我而去已十年,吧啦吧啦……你们太毒辣!”,史玉柱出来澄清。他坐拥1000万粉丝,这股名人效应是强大的。(第三方说服)
第三方说服,通过第三方来表达,肯定比自卖自夸,更容易被信任,因为第三方不涉及明显的利益问题,所以ta的描述等于建议,等于帮助。
“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话并不能阻止多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到它可以堵死后门,让产品处在一个中立的位置。
这时候,你恰好是Anomaly(纽约创意广告代理商)的项目组长,以下有三条文案,你认为哪条更好?
你对一个公司的MD说:“做创意,请到Anomaly;做广告,请到Anomaly!”,想想都有点滑稽。
针对如此的客户属性,在圣诞节之前,要求你为Anomaly编一个创意广告剧本,你会怎样写?Anomaly的广告目的同样是——提升近期的业务量。
这支看似无厘头的趣味动画片,必将成为各种走温情、团聚路线圣诞广告里的一股泥石流。(中文翻译版,请在公众号后台获取,回复“圣诞”)
如果用户因为“心理抗拒”反感文案,你可以让文案大度一些,实诚地告诉ta,哪些黑幕、偷梁换柱、以假乱真、虚假宣传……
上文写了“心理抗拒理论”,人们相信对自己的自由(包括思想)拥有控制权,当这种控制权受到限制时,人们往往会做出对抗。
如果某位消费者有一定的认知能力,面对一个陌生事物,文案直接告诉他:这是最好的、这是最正宗的……
实际上,这样的文案内容,已经限制了这位消费者的“自由思考”,剥夺了这位消费者对该产品怀疑的、验证的思考。
最终导致消费者对抗文案,甚至反感广告(例如,挖掘机技术哪家强……这条广告)。
夜视偏光眼镜。 “xx品牌夜视眼镜,纵然很多眼镜和我们生产得一摸一样,但是您可以通过…………一系列方法……辨别夜视眼镜优劣。”
透露业界秘密,让品牌广告与用户,彼此交换信任,迅速降低反感(由心理抗拒带来的)。 (也得罪了同行)
这条广告文案被部分白领反感,是因为世界观相驳。如何修改文案,避免世界观相驳带来的反感?(上周已述)
公益化。公益等于捐赠,非钱即物?并非,帮国家做广告,也是巨大的公益。公益即意味着责任心与各种美好。
很多人通过这种概念化包装,用大家更加“喜欢”的方式赚到了钱,但是教育创业者应该保持理性。市场上“快餐式”教育服务非常多,消费者说:“我想短时间内学会,我想快速学会,我想不背单词,不背语法很快的学会。”有些教育从业者就跳出来说:“没问题,几个月就能搞定!
我现在也在写书,想拜读一下前辈们的作品,然而我们买到的所有英语教材,几乎没有一本书是不存在问题的。要么就是语法错误,要么就是内容非常过时,要么就是根本没有实用性。有些教材抄一些前人的,再结合自己的,一本新书就出来了。之后大家又把这个当成圣经一样去拜,最后导致我们中国人的英语水平普遍比不过其他的国家。
所谓的做教育,对方除了是你的客户之外还是你的学生,他要学到知识。你在路上遇到一辆坏的共享单车,可以再换一辆,实在不行还可以坐地铁,但是教育坏了真的会影响一个学生的未来。对于教育创业者来说,首先是教育者,然后才是一个创业者。
(1)微信朋友圈。当你正在刷呀刷呀刷……看朋友们的动态的时候,突然出现个“xx新品,重磅推出!”
于是我们为了降低用户反感,可以将文案内容做得与用户目标一致,“Hi,朋友们好,我家的xx宝贝出炉了哦~”
(2)新闻客户端的信息流广告。当我们正在浏览新闻资讯的时候,一个标题一个标题地往下翻,突然出现一支广告:“嗓子干痒、恶心怎么办?快用慢严舒柠!”
“治疗嗓子干痒、恶心,中国也有药了!它叫‘慢严舒柠’”
(3)公交车的车载广告。公交车里是嘈杂的,即使人不吵,车子的噪音都令人难以安静下来,加之,冬天车内一股“嗝味”,夏天一股“酸味”。
所以这个时候不打扰,就是与用户目标一致。“联想,xxx电脑,超长待机!”(嘈杂拥挤的车内,简述重点)
(4)电影院的映前广告。当观众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他们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看电影呀。
映前广告,一大部分是其他电影的推广宣传;一小部分是汽车、零食、保险……广告。
如果映前刊例价不分产品种类,统一标价,那么,这后一小部分汽车、零食……广告,完全阻碍了观众的当前目标(看电影),流量转化率自然提不高。
京东卖遍全国了!……新养猪场大到超乎想象,猪猪美腻了!还走过时时装秀!大场散养,德国进口设备饲喂!……网易味央黑猪,双12上京东,2件8.8折!
广告1和2,哪段与观众的当前目标更一致?那段更容易被用户接受,引发观众兴趣? 如果用户是因为广告阻碍,而反感广告。
让广告和用户的当前目标一致,缓解用户的阻碍感,或者增加用户对广告的预期。以此来降低用户的反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