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做跨境电商,Facebook是绕不过去的坎,包括之前我讲的Instagram,网站博客等,也都提到通过Facebook来引流。
所以不管我们的shopify店铺设计得有多好,产品有多实惠,我们不去推广,人家也看不到我们。
你必须的遵守FB的广告规则,前阵子,fb还推出了Page的页面评分功能,如果你的页面评级很低的话,那么广告可能就不会让你通过。
所有的广告内容在发送之前,Facebook都是要检查的,不要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去做人家不会接受的内容出来了。
比如,我想维持我自己帖子的热度一段时间,所以我就故意制造个悬念,然后说,几天之后,查看我的标签就可以看到答案,这个是不会通过审查的
如果有用户投诉了你的广告的话,即使是在广告投放初期,也会被重新审查,甚至是被移除,我建议大家在做Facebook广告之前,再仔细看看他们的广告政策。
即使是一个短广告,也是可以讲一个小故事的。大家不管年龄,都是喜欢听故事的,而且故事还可以帮助我们记住东西。
一个最好讲的故事 — 讲一个人为了获得成功,怎样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很多电影,电视剧其实都是这样的题材,但是看的人就是乐此不疲。
所以广告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如果事推广一个产品的话,就可以讲这个英雄是怎么靠这个产品获得成功的。
这里要重点说的是,这个网站上面的很多描述,真的好像是在写故事,这一点我是太喜欢了,通过故事,非常的有带入感,那么用户就很容易就被吸引。而且这种故事,是真的符合用户平常遇到的很多场景
Facebook算法其实是对视频内容比较友好的,相对文字内容来说的话。而且不仅是Facebook平台比较喜欢视频,Facebook用户也比较喜欢。
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用户每天都会在Facebook上看视频,是每一天。所以他们会停下来看视频的几率也就相应的会比较大。
很多人做Facebook广告做得也很单一,就是把产品放在一个背景下,拍个视频,或是拍个照片,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广告费花出去了,但是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找到可以跟产品相关的戏剧点,比如现在抖音很多视频,就很会用这种戏剧性的效果,有时候甚至是很夸张的
有一个男人跟女友吵架了,男人一气之下,杀了女人。事后,他特别担心女人的鬼魂来找他,他非常害怕,就找了一个道士给他想办法,道士叫他把女友带血的衣服洗干净。
于是男人把他女友的尸体挖出来,把衣服拿下来洗。可是不管怎么洗也洗不干净,男人特别害怕,因为时间马上就要到了。
12点一到,衣服还是没洗干净,突然一阵大风,把男人家里得门窗都吹开了,他的女友浑身带血进来,阴森大笑。
如果你的产品比较好,同时还有折扣的话,别人停下来看你的广告,甚至是进你的店铺的几率都会大大增加。
Facebook比较喜欢评论和互动率,而且其实评论区是我们建立权威性和可信度的非常好的地方。
记住,要回答得专业一点,毕竟是我们自己的产品,一定要有权威性。我们在跟这些用户互动的时候,也是在建立我们自己的品牌形象。
当然了,消极的评论肯定也是有的,而且消极评论也不一定是坏的。就好比我们在逛淘宝的时候一样,如果看到一家店,全部是好评,一个差评,甚至一个中评都没有的话,我总觉得不太可信。
所以,要是一张图片有太多文字信息的话,审核通不过的。虽然Facebook不能直接放长广告,但是可以放链接啊,我们可以放上长广告的链接,从Facebook引流到广告页面。
我们只要在Facebook发一个短广告,然后在后面加一个“See more”,了解更多的链接。
这个页面呢,大家最好不要做成硬广,做成软广。然后再加一个号召性按钮,所以只要有用户相信了我们的话,就可以直接点击购买。
所以,如果你做的产品是需要解释,或是需要提供更多信息的,但是这些信息有又不能完全放进Facebook广告里,那就可以选择采用这种方法。而且这个链接的着陆页不一定非要是文字信息,还可以是以视频形式呈现的。
间隙式广告就是跟我们看电视的时候的广告一样的,好好的看着电视,突然有广告插播进来。这就是打断式广告。
Facebook的广告用的也是这种方式,也就是说,有可能一个用户正在看他好友的帖子,但是我们的广告会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就是打断了他,还要在打断他的前提下吸引住他。
但是这种毫无征兆地打断需要我们引导他一步一步被我们的产品吸引,所以引导他来访问我们的店铺是很重要的。
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广告不是要做导购,我们的广告需要更有亲和力,更有说服力。最好的办法吗,就是提供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比如说“老是忘记带钥匙?…”
如果一个广告连号召性按钮都没有,不困广告内容有多好,全都没用。这个号召性按钮可以是“Learn more”或是“shop now”都可以。总之,让用户购买的道路越简单越好,总之能简化的步骤尽量简化。
所以,如果我们广告的号召性按钮是要用户去Google我们的店铺,就会有一部分的用户选择放弃的,对,就是这么懒。所以这些号召性按钮就是要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我们的广告页面或是我们的网站。
要创建一个Facebook粉丝社群,我们就会需要花时间来建立一个Facebook页面,还要发帖(废话)。
而且这些内容不一定要很长,我们可以分享一些别人写的东西,总之是要你觉得你的受众可能会喜欢的内容。除了文章,我们还可以分享一些视频啊,meme啊,或是照片等等。
对,还是这个,我在讲Instagram的时候也讲过这个。要想让人家讨论我们,不管是我们的店铺,还是某一个特定的产品,发起竞赛是个很好的办法。
我们可以设置竞赛赢了的话,可以免费赠送一个产品,这样可以激励用户的参与度。我们给他们提供免费奖品,他们给我提供免费曝光度,不管是在哪个社交平台,Facebook也好,Instagram也好,这种都是非常好的营销方式。
之前又一个NBA,哪个队忘记了,做了一次竞赛活动,只要@自己的好友,分享这个帖子就可以了。赢的人可以拿到免费门票。
可以通过审核(Facebook广告政策:广告所包含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或是其他媒体,都必须跟受众相关)
我们链接的着陆页必须要跟广告内容保持一致。其实不只是这点,我之前在很多地方都说过,不管怎么样,着陆页必须跟前面的内容相关。
但是这一点,真的好多人都没有注意到,以为做个Facebook广告,就只要把素材做好,殊不知现在的fb还会审核你的广告着陆页啊
比如我们的视频时两个人站在一片空地对话,没有其他的场景,也没有字幕。那别人静音的情况下怎么办?(不要设计这么无聊的视频)
如果你的shopify店铺已经有很多好评了的话,完全可以把这些用户的好评作为广告的文字信息来展示。
但是如果你是在宣传新品?没有评论怎么办?我们可以送别人产品,让别人来评价。也就是测评,现在很多品牌都在这么做啊,不管是大品牌还是小品牌。
但现在这个社会,这样目的性太强的广告,别人看了真的很累。所以,我们偶尔可以发些广告性质没那么强的内容。可以宣传一个活动啊,或者分享一些品牌故事啊等等。
很多人做Facebook广告可能会直接追踪一些新用户,之前没有覆盖到的人群,这个确实很重要,你们做得没错。
但是,直接追踪那些以前跟我们有过接触的用户会更有效率,因为他们对我们的品牌已经有印象了,甚至有很多已经看过我们的产品了,所以他们很有可能是会买的。
做广告肯定不能只闭着眼睛一路往下做,我们还要定期监控这些数据。监控数据野花是在我刚才讲的Facebook广告管理中心。
这里有很多类型,往下拉也还有,包括在我们店铺输入了付款信息,或是加入了购物车,加入了心愿单等等都可以记录。
这部分就是Facebook再营销的功能,这个功能如果我们能利用的话的话,会对我们的网站的转化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
这里,我只讲一句话,你要在再营销的阶段,建立漏斗,有时候不要靠一款产品赚钱,这种打法是很多人做的,直接引入到着陆页,然后用户进入LP,要么买,要么不卖
这种打法,还是很初级的,你要构建漏斗,要配合其他的产品来卖,那么不管用户是点击买,或者不卖,无论他点击什么按钮(除了退出),你都可以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