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营销]传统旅行社试水网上营销

  “十一”期间,在诸多因素影响下,选择旅行社出游的游客较往年减少,选择自由行、自驾游出行的人却多了起来,不少旅行社面临转型调整。与此同时,旅游产业的不断升级让旅游预订模式进一步多样化,越来越多人开始选择网络预订的方式出游。而传统旅行社也在信息化时代尝试着踏上智慧旅游的互联网新路,主动或者被动地触动“智慧”升级的大幕。

  “十一”黄金周结束后,不少旅行社都有些失落——业务量能与去年同期持平已属不易,部分旅行社的业务量甚至出现了不小的跌幅。不过,旅行社的接待人数减少了,但出游人数并没有减少,人们的旅游意愿持续上涨。来自市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市共接待旅游者52.82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14.86%。旅行社业务量的集体下跌或许只能从“自驾出游人数大幅增加”中找到答案。

  “十一”黄金周期间,包头各旅行社的国内游报名情况相对平淡,出境游报名情况也很不理想。受访的旅行社老总表示,受“马航事件”、泰国局势等影响,东南亚线路今年报团情况普遍较差,“市场比较冷”。

  “虽说黄金周过后是每年的旅游淡季,但像华东五市这样的南方线路通常会在10月中下旬逐渐转好,出游人数会逐渐增加,不过,今年的形势却不乐观。”包头市民族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李勇强说,目前报团参加华东游的人数同比下滑明显,就目前情况看来,今年的华东游价格“肯定高不了”。

  “这种下跌是我从事旅游业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见。”说起今年的接待量,李勇强感慨地说。与上年相比,今年“接待出游人数减少近三成”获得了包括李勇强在内的数位旅行社老总的基本认同。“形势严峻”是不少旅行社老总对眼下传统旅行社经营状况的概括。除了少数大旅行社,很多传统旅行社运营都颇为艰难,部分中小旅行社业务量减少约1/3,营业额、利润同样直线下滑。小型旅行社面临生存困境,甚至有旅行社关门的消息在业界流传。

  在包头世纪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卫继信看来,游客通过旅行社出游较上年下降,和去年10月1日《旅游法》的施行有直接关系,严禁指定购物及零负团出现,导致出游价格提高,“八项规定”及“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严禁公款旅游等原因,一定程度抑制了组团出游人数。

  政策的因素对旅行社经营状况的影响确实不容小觑。由于《旅游法》严禁“指定购物”及零负团行为,给依赖购物回扣的部分中小旅行社带来巨大打击,一段时间以来,有旅行社甚至无法成功组团。众多原本靠购物或低价团揽客的旅行社纷纷上调价格,原本以团队游为主的线路,现在自助游和团队游的比例几乎翻了个儿,从原来的3∶7变成了7∶3。

  这一变化在中老年游客中表现更明显。不少老年游客表示,他们原本习惯报团出游,现在跟着子女一起自由行。“原来团队价格便宜,有个购物行程我们也无所谓。”家住青山区的王海丽在六七年的退休生活中,几乎每年都要出门旅游一两次,今年她改成跟着儿子一家三口自由行了。

  包头市旅游业协会旅行社分会会长艾丹表示,面对《旅游法》实施后的新形式以及兴起的自驾游、自由行,不少旅行社现在正面临转型调整,一些原来单纯依靠政府团或购物团的中小旅行社,如果转型不成功,恐怕就只好关门歇业。

  和传统旅行社的线下经营境遇不同,各大旅游电商正在重金争夺移动市场,而旅游景区也纷纷借机脱离旅行社,“搭车”电商增加游客量。

  打开美团网,包头周边游的团购特别火。每人仅需96元,就能享受原价360元的南海湿地景区门票、童趣乐园、水上乐园、高空滑索、沙滩有客场、观光车和沙滩摩托车;每人仅需60元,就能享受原价180元的库布其沙漠休闲游套餐,其中包括往返车费、门票、午餐以及全程导游服务等。这些套餐的销量达到了几百单,甚至上千单。在拉手网上,每人仅需169元就能享受原价238元的万通温泉水世界套餐,其销量也近百单。

  秋季,各类团购网站周边游的销量可观,线上旅游服务网站也毫不逊色。除景点门票外,各大旅游网站还提供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商旅管理、美食订餐及旅游资讯等全方位的旅行服务。

  “现在,线上旅游服务网站把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这些要素打散了销售,就是旅行要素产品的单向委托,这正是不少自助游游客需要的销售模式。”卫继信说。

  包头市一位刚旅游回来的导游则现身说法:“一下飞机,通过手机叫车,网上预订酒店,到了景区门口再从网上购买门票,比旅行社给的价格更便宜。”他认为,自助游和网络的结合正在让网民们的旅游行为逐渐脱离旅行社。而传统旅行社也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危机”的存在。采访中,多位旅行社老总坦言,在出游方式、信息获取和交易方式上,游客都有绕开旅行社的趋势,网络正在成为影响他们出游计划甚至旅游消费的重要渠道,这也是导致目前传统旅行社竞争越发激烈的重要原因,普通的团队旅游产品已经很难立足。

  “现在,传统旅行社面临的不是向线上电商转型,而是要实现销售渠道上的升级。”内蒙古维拉旅行社总经理田锦明表示,这种由传统实体店门市销售向网络销售的升级,将成为日后旅行社产品营销的一种趋势,“将来可能还是旅行社营销的主要渠道”。

  和田锦明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李勇强,这位国际组团社的掌舵者正在将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打造成“拳头产品”。“传统旅行社有自己的生存空间,真正重要的是有没有好的旅游资源、产品和服务。”在他看来,线上线下只是一个客源来源的渠道,最关键的还是吸引游客的产品。

  几位旅游业内人士也认为,线上电商在承接单向委托时渐成气候,但能够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却是传统旅行社的优势。在一些细分的旅游领域,比如高端定制市场,传统旅行社所能提供的服务是线上电商无法取代的。有旅行社老总甚至断言,就我国的中西部市场来说,前十年,实体店门市是旅游产品营销的主流渠道,未来几年内,其主体地位也难撼动。

  尽管如此,电商的进入还是对传统旅行社造成了冲击。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世纪初,组团游占据旅游市场主导地位的时候,市场上旅游产品单一却供不应求,整个包头的旅游市场都是由旅行社占主导地位的卖方市场。李勇强坦陈,那时候不少旅行社都在依靠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赚钱,而旅游电商的加入,使很多旅游元素的价格都透明化了。

  “虽然就目前的出游群体来看,50代、60代、70代仍然是消费旅游产品的主流群体,相比线上交易,他们更愿意选择面对面的实体店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卫继信说,除了做强服务,创新产品,旅行社还是要进军电商,“尽管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其实,一些实力较大的传统旅行社已经迈出了建立旅游网站的步子,希望借此吸纳客源。今年4月份,由春秋国际旅行社、世纪国际旅行社和维拉旅行社形成的“紧密联合体”建立了旅游网站,“试水”线上营销。

  虽然相比面向全国的大型旅游电商,本地旅行社进军互联网后,在价格上并无优势,但旅行社顺应网络潮流,吸引来了网民游客,也让自己线下服务的强项有了“用武之地”。卫继信说,旅游行业即使在线上预订,一些个人材料尤其是出境申报材料等,也还要在线下提交,因此,一些大型旅游电商目前正在着手建立线下门店。相比之下,拥有众多门店的旅行社就显得更为便捷。

  相较较大的传统旅行社,更多的中小旅行社则不得不寻求与在线旅游商的合作,紧紧抓住欣欣旅游网、美团网等拥有巨大流量的电商平台,在电商平台上销售产品,希望通过这种合作带来客源。但不少旅行社老总都表示,传统旅行社依靠其他拥有巨大流量的旅游网站,从好的方面看可以为其带来更多线上客源;但不利因素也很明显,未来将越来越受制于这些大网站。

  而人才储备不足,懂旅游、懂信息技术,同时还懂得将两者妥善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缺口,也让多位业界人士频吐“苦水”,这也成为传统旅行社进军路上的一大障碍。为此,业界人士建议,旅游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应贴近行业需求,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培训力度。同时,高校相关旅游专业也应侧重复合性旅游信息化知识的传授。

上一篇:[专业网络营销]苏州SEO博客最新分享seo行业薪资水
下一篇:「万源seo优化」大数据为移动端营销带来哪些益处?准确大数据分析帮助企业挖掘更多有效客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