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搜狐学内容运营

  在写之前,先向大家分享我最近读完的一本书—《超越门户,搜狐新媒体操作手册》。本书由现一点资讯副总裁,原南方周末,搜狐网总编吴晨光老师撰写。该书用大量丰富的

  虽然吴老师的名字在互联网界如雷贯耳,但作为像我这样刚入行的菜鸟新人在之前确实是从未听说。直到今年年初,业界开始疯传那本被誉为“新媒体从业者的蓝宝书”—《搜狐新闻采编规范》之后,我才第一次知道了吴晨光老师的名字,以及了解到他从央视,《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等著名媒体一直转战到搜狐网总编的辉煌经历。

  由于《搜狐新闻采编规范》是搜狐的内部工作手册,为了求到它,我甚至带有“稍许目的性”的去结交了一些在搜狐工作的互联网同仁,直到终于有一天,因缘际会的我也是加到了吴晨光老师的微信,为此我按捺不住激动,诚恳的向他请求:

  “那本书已经出版了,叫《超越门户》,可以说是《搜狐新闻采编规范》的加强版,你直接去买就好”。

  我为什么向大家极力推荐此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这本书为我们的运营工作,尤其是内容运营提供了极其专业的规范化指导。众所周知,在互联网时代,黏住用户最核心原则无外乎三点,一个是服务,一个是社交,最后一个就是内容。而这个内容又包括方方面面,文字,视频,音频,游戏等等。据我所知,大部分运营工作者的第一份工作是从编辑,社区运营,微博运营,微信运营等类似内容运营的职位入门。如果说内容是互联网发展的基础,那内容运营则更是运营工作中的基石之本。

  但可惜的是,大部分做内容运营的同仁(包括微信,微博运营)都把这份工作想的略显简单和枯燥,并逐渐对它充满了倦怠之情。比如我现在随便打开一篇微信公众号的内容,错别字连篇,文章语句不通顺,版式混乱;打开某门户网站,标题党横行,低俗驳眼球内容比比皆是,评论区里骂声一片;打开某资讯类APP,内容重复,更新缓慢,最后也只能卸载了事。而对于内容运营的轻视和短视,也使得很多产品在最底层的地基就没有牢牢打稳,从而造成用户们的大量流失。所以,当众多的CEO,产品经理,运营总监天天讨论什么是PGC还是UGC,如何写出走心的文案时,我倒不如建议大家先沉下心来,像书中搜狐网的那些编辑一样,安安心心的写好每一个字,编辑好每一句话,贴好每一张图,发布好每一篇内容,以及做好关于内容运营最重要的两点原则。

  内容运营,尤其是大规模的内容运营,本质上其实是密集型劳动工作。就拿我所运营的产品举例。我们和竞品的差距除了在产品,运营方面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缺人。竞品有将近100人的团队专门负责内容,而我们团队只有10个人,并且在这10个人里也只有三人专注内容运营,剩下的都是兼职。但做过内容运营的都知道,找内容源,谈授权,编辑,插图,发布等流程都是极其耗费时间,除了从后台系统上进行优化以外其实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但吴晨光和搜狐团队进行摸索,在流程上寻求突破,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效率。

  在早期搜狐的内容运营团队中,分为移动组和PC组,而两个组里又细分出新闻组,社会组,军事组等等。这种分组乍一看条理清晰,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不仅浪费人力,并且经常会发生内容冲突。

  首先人力浪费是指就好比追踪某社会热点新闻,PC端新闻组和移动端新闻组其实追踪的都是同一件事,寻找的都是同一份稿源,但却浪费了两组人力。而在最后发布内容的过程中,因为协调不统一,PC端和移动端经常会发生内容打架。比如PC端发布内容《普京,俄罗斯民族的强国之本》,移动端却发布《俄反对者:普京比斯大林更“独裁”》。同属一家媒体却发布立场不同的内容,一定会让读者觉得匪夷所思。除此之外,这种流程消耗的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也是巨大。

  后来吴晨光借着搜狐副总裁王昕的推动,历时两年(可见运营的优化永远是一项漫长的过程),进行不断改革,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最终完成了好比“中央厨房”的内容分发制度。

  具体落实到细节就是,首先由一个类似于“中央厨房”的内容团队进行大量的内容源征集及遴选,然后进行粗加工,再分发给各内容组,各内容组会针对分发过来的内容进行精细化编辑,最终同时在移动端和PC端发布。这样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减少了重复劳动,更会使搜狐的内容运营体系如流水线一般,每人专注一样,负责找内容的专注内容挖掘,负责编辑的专注编辑,从而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大大提高了内容质量。

  对比我们团队来看,面临的问题其实要比搜狐更加严峻。本来人数就少,每个人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负责一个板块的内容运营,既要负责找内容,还要自己负责编辑,录入,发布。每个人的工作流程都要转到多个平台去做,这就造成了工作量很大,周期很长,但产出却很小。如果借鉴搜狐的“中央厨房”制,将团队进行分组,缩短每个人的工作周期,有的组负责找内容,有的组负责编辑,有的组负责统一发布,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呢?

  除了关于内容分发的流程建立和优化,吴晨光还建立了搜狐应急突发事件处理预案,直播报道流程等等,具体细节在此不表。这些流程化的制度恰恰是众多互联网公司运营团队所缺失的。因为无流程,就会使运营无章法,无章法,就会使质量不稳定,这也与内容运营的核心原则:

  我一直认为运营人员应该是一个性格多面体:既要有敢想敢干的拼劲,又要有细腻入微的沉稳。复制粘贴别人的内容而不修改错别字;喜欢用各种标题党驳人眼球;总是不考虑用户的阅读体验进行排版;永远为应付KPI而遴选内容。做过以上种种的,我不相信他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运营人员。因为优秀的运营人员一定是有着无限的认真与细致,力求将每一处做到完美。

  当然,虽然极其专业的搜狐团队不太可能犯上面的低级错误,但吴晨光对于他们关于内容运营的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下是吴晨光对搜狐团队部分精彩标题的修改分析。(搜狐不允许标题党,主要原因是因为当用户通过标题点进正文后,会发现原文内容与标题落差较大,从而影响阅读体验)也是从侧面看出搜狐内容团队的细节之美。

  本书有太多的内容值得我反复研读和思考,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则是吴晨光老师的工作方法和敬业态度。

  这篇日记写于2012年5月8日,我来搜狐工作的第五天。从这一天到2013年10月末,除了周末外,我每天一记,风雨无阻,5号字外加上千幅截屏图,以及它们所要表达的2000多个案例,塞满了115页word文档,每天下午三点在搜狐新闻中心的例会上,我会结合这些案例并进行分析点评。

  我就是在那时候养成了住“七天“酒店住宿的习惯,周一到周五。不是我想住,而是不想把时间耗在每天来往3个小时的道路上,从2012年春天走到2013年春天,单程27分钟,很多思考和总结也来自这条毕生难忘的马路上…….

  这一定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隔着书本亦能感受到。哪怕是做着看似简单的文字工作,看似枯燥的内容运营。但它依然有许多值得你发挥和浇筑激情的空间。

  本文为作者刘玮冬,(微信公众号:刘玮冬运营手记,现为京东上海分公司无线运营经理,负责京东旗下某APP的运营及推广工作)投稿鸟哥笔记,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信息!

  快速通过百度、360、搜狗站长平台内的官网认证,技巧和方法及工具。帮助您解决眼前的难题!...

  你拿到了第一份工作,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入职的时候听着上司和老板的宏大蓝图,你信心满满,相信自己的才高八斗聪明绝顶,定能将这份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跟大多数创业公司一样,Airbnb已经成立一段时间了,但还没有人注意到他们。整个公司的营业收入,每周都只是在200美元的水平上徘徊,而且三个创始人还要分这么一丁点钱、靠这笔钱生活。...

  在上述域名中,红色字体的部分是一级域名,蓝色字体+红色字体是二级域名,绿色字体+蓝色字体+红色字体是三级域名。想要仿照淘宝,其中只需要做一个类似于上述的三级域名。...

  在新榜,一个整合微信公众号文章数据信息的平台上,我们抽取了最近的科技热门发布文章,于是在截止2015年12月28日下午五点的时间内,前20篇的热门文章中我们发现了9篇与手机行业相关,其...

  固原 内部链接是实现网站页面关联的最直接方法。为了进步我们网站的内部相干性,除了网站的内容建立之外,做好内部链接也黑白常紧张的。接下来,乐偶小编就给各人先容一下网站...

  网站运营到末了,唯一不能放弃的那就是内容更新了,许多事变,网站对付内容是不太挑剔的,只要可以或许包管被搜刮引擎收录,就算可以了,这是不是有点要求低了一些,假如,内...

  虽然很多公司都拥有自己的网站,而且不少公司还有好几个网站,但是真正把网站运用起来并将其价值最大化发挥的公司并不多。不少公司花费几万元设计制作一个网站,前期投入不菲...

  由于不想使用国外主机,而国内主机必须要备案,我不得不找寻方法,最终发现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完美的方法:“巧用JS覆盖对网站首页进行伪装”来骗过可爱的公务猿们取得网站备案...

上一篇:网站买卖:关于站长通过网站出售交易赚钱的经验分享
下一篇:办公文教行业网络推广方法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